(2025年1月22日,上海)近日,中乳协“乳业科技创新基金——利乐专项”首批资助项目结题仪式在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以下简称“CNCIDF”)2024年度科技创新年会上举行,基金支持的首批科研项目 中已有四项研究成果落地应用,在一年内科研成果产业转化率达80%,有效推动了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实现了设立基金以期加速行业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目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CNCIDF执行主席任发政,中乳协理事长刘江毅,中乳协执行理事长、CNCIDF主席刘美菊,利乐公司大中华区商务副总裁、CNCIDF市场工作委员会首席专家于朔等出席仪式。
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首个科技创新基金,“乳业科技创新基金——利乐专项”于2023年由利乐公司出资、由中乳协设立,支持具有技术和市场前瞻性和广泛应用前景的科技创新研发工作,加速研发成果产业化,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经专家团队评审,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的5个科研项目成为首批获得利乐专项基金资助的项目。2024年5月中乳协第三十次年会期间,5个项目分别进行了阶段性成果报告,获得了专家组的高度肯定,也引起了与会企业的广泛关注。
中乳协执行理事长、CNCIDF主席刘美菊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乳业科技创新基金资助的第一批项目在短时间内就基本实现了科研成果转化。这也证明了基金设立的初衷求真务实,基金推进的路径行之有效。利乐作为第一家出资支持‘乳业科技创新基金’的单位,为行业做出了示范。”在遴选科研项目时,专家评审团就重点关注兼具乳业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的课题。所选首批项目课题,均从行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共性需求出发,不仅涵盖质量管控,加工工艺对生产环节和保质期内产品风味和质量变化等机理研究,也包括了通过创新进行技术升级优化的创新型研究,对产品的质量升级、工艺升级、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具有指导意义。中乳协在年会期间面向行业报告中期成果,加速了最终成果落地的进程。目前已经有四项研究成果在不同乳企和检测机构应用。此外,基于首批研究的成果共计发表了SCI论文6篇、中文论文2篇、申请专利1项,未来或将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美菊还强调:“创新基金利乐专项成果的迅速落地也给予了我们推进基金工作的信心和动力。未来,我们会继续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研究成果落地和产业化。同时,中乳协和CNCIDF还将持续加强乳品行业的国际创新合作与人才培养,并期待更多国内外社会力量和科研力量的参与。”
利乐公司大中华区企业传播与可持续发展副总裁牟晓燕祝贺首批项目顺利结题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她表示:“创新是利乐公司扎根中国46年来行稳致远的关键驱动力,也成为了我们与行业紧密连结、共同成长的纽系。我们将继续支持中乳协‘乳业科技创新基金’,期待更多科研项目真正从市场需求中来、应用到市场中去,充分发挥其创新潜力,加速提升产学研的融合,切实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乳业科技创新基金——利乐专项”第二批支持项目经广泛征集并由专家认真评审后已确定为8个项目,分别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甘肃农业大学。目前,各项科研工作已积极展开。
关于利乐公司
利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食品加工和包装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全球最全面系统的包装解决方案,包括229种包装及7000种包装组合,同时在液态及半液态食品的包装和加工领域,取得5000多项技术专利。利乐与广大客户和供应商密切合作,提供安全营养丰富的食品,满足世界各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亿消费者的日常需求。
利乐公司成立于1952年,已有72年历史。利乐努力成为一个负责任的行业领导者,并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经营业务。利乐遍布全球的2万4千多名员工共同致力确保安全的食品随处可得,以“利乐,保护好品质”为公司座右铭,承诺保护食品、人类和地球。
早在1979年,利乐就已进入中国市场。四十多年来,利乐一直遵循“与中国客户共同成长”的经营理念,见证并参与了中国液态食品业尤其是乳制品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利乐在中国市场的累计投资已达52.2亿元人民币,在上海、北京和香港等主要城市设立了10余个分支机构,并建立了遍布全国的客户服务网络,在北京、昆山、呼和浩特、台北开设了先进的包材生产厂,其中,昆山工厂已升级为昆山一体化生产服务基地。此外,利乐在呼和浩特还建立了利乐全球规模最大的封盖工厂。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欢迎访问利乐中国官方网站 http://www.tetrapak.com.cn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登录利乐创新界小程序或关注“利乐公司”微信账号。